京蓉四校同课异构,心手相连各展风采

发布机构: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

日期:2021年06月09日

为了积极研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深入推进语文深度教学思考,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校际间学科教学的交流和学习,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成都高新新华学校、成都52中四所学校于5月18日在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开展了“心手相连展风采”京蓉四校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上午8:00,欢迎仪式在会议室举行,北部新区实验学校菅振军副校长致欢迎词,并介绍到会诸位领导和老师。

上午8:50-10:55,农大附中马珊老师、成都52中周文静老师分别在初一(1)班、初一(2)班执教《爱莲说》;北部新区实验学校王玲老师、成都高新新华学校林鑫老师分别在初二(2)班、初二(1)班执教《壶口瀑布》。

(图为马珊老师执教《爱莲说》)

(图为周文静老师执教《爱莲说》)

听课专家和老师

(图为王玲老师执教《壶口瀑布》)

(图为林鑫老师执教《壶口瀑布》)

随后,海淀区进修学校教研员赵岩老师和海淀区名师指导团专家褚群生老师分别就这四节课进行了点评,并与老师们进行深度交流。

赵岩老师说:

两节课有不同的立足点,马老师的课从托物言志这种文体出发,试图帮助学生建立起读文写文的文体思维,并让学生掌握一种思维工具,从而实现进一步的迁移运用。周老师的课更多立足文本本身的语言特质,体现了文言文学习倡导的“诵读吟咏”,学生在课堂上多次走入同一篇文本,在诵读吟咏中逐步深入文本。两节课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也形成了互相补充,值得学习。

同时,赵老师也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更好训练提升学生思维这一问题跟在座诸位老师进行了探讨。赵老师说,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单点到多点,从多点到结构化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思维结构化,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语文的课堂也应有相应的工具使学生思维可视化,结构化,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褚群生老师说:

王玲老师这堂课是一节情境之下的活动课,老师设计了游学情境之下的三个活动,这样设计能联系生活和文本,把文本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将学生置身于文本之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听说读写诸多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林老师这堂课重在品析梁衡语言的典雅之美,教学内容集中,选取角度巧妙。课上的比较厚重,有文化意味。课堂上老师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方面的指导,很多细节之处值得学习。教学设计也体现了老师的匠心,能体现能力的进阶,且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课堂上学生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专家点评后,老师们与专家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意犹未尽,期待能有更多机会进行这样的交流。

下午1:30,四校老师代表齐聚一堂,以校本教研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教务处刘晓燕主任主持会议。

北部新区实验学校中小语文教研负责人陈礼琴老师进行了题为《校本研修,我们行走在路上》的校本研修汇报;

农大附中德育副主任王东老师进行了题为《在阅读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交流;

成都52中周文静老师对本校特殊情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探究进行了介绍;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林鑫老师介绍了语文教研组在校特色活动川剧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探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菅振军副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小结并给四位授课教师颁发证书。

本次校际活动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异中求同,同中存异,不同教学思想产生交流和碰撞,促使教师对教材教法研究进一步深入,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研组的教研能力。同时,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京蓉两地继续深入进行教研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